——訪西安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王吉德
□ 記者 滿淑涵
“在全面收官‘十四五’、謀篇布局‘十五五’的關鍵時期,中共陜西省委、西安市委相繼召開政協工作會議,總結成績、明確方向、部署任務,對于推動新征程全省、西安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西安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王吉德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省委、市委關于政協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堅持筑牢思想之基、聚焦重中之重、緊扣發展之要、恪守為民之責、提升履職之能,為西安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精心組織 學在深處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體現了對人民政協事業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為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學思踐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是省委、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的重要要求。”王吉德介紹,西安市政協一直以來樹立重視學習、加強學習的鮮明導向,堅決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通過黨組會議、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主席會議、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座談會等形式,及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不斷以“跟進學”強化“跟著走”,確保履職方向與中央、省委、市委要求同頻共振。
王吉德認為,全面系統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掌握運用這一強大思想武器武裝頭腦、推動工作、破解難題,重點要從四方面下功夫。
——深刻把握“三個有利于”重要論斷,增強制度自信,扛牢政治責任,切實發揮作為政治組織、統戰組織、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的重要作用,充分彰顯人民政協的顯著政治優勢。
——深刻把握“十個堅持”核心要義,細照篤行“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重要論述,完整準確全面落實人民政協的根本原則、履職原則、價值取向和實踐要求,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深刻把握發展協商民主重要要求,按照五方面部署,著力健全協商機制、拓展協商平臺、提升協商質效,加強與其他協商形式協同配合,助力完善協商民主體系。
——深刻把握政協工作主要任務,按照五項新的重要部署,持續在“四個凝聚”上下功夫、求實效,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剛剛勝利閉幕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十五五’規劃建議,發出了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時代強音。”王吉德說,助力高質量編制“十五五”規劃,是省委、市委對政協工作的一致強調,要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熱潮,為繪就西安未來五年發展藍圖獻計出力。
具體到工作實踐中,王吉德認為,要高位謀劃選題,牢牢把握“十五五”時期發展總體要求、發展目標、戰略任務等階段性特征,立足西安爭做西部示范、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組織委員和專家學者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儲備性研究,助力謀深謀實重大項目、重大改革、重大舉措。要深入調研論證,圍繞各領域合理確定目標任務、完善思路舉措等開展界別調研,整合參政議政人才庫、調查研究協作單位力量,綜合運用專題調研、聯動調研、對比調研等方式,摸清實情、提實對策、加強論證。要暢通建言渠道,通過專題協商、專家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和“數字政協”平臺,推動“我為‘十五五’建一言”走深走實,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有效轉化為規劃的政策舉措。
全面對標 謀在新處
圍繞“加快國家大科學裝置建設運營,推動西安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新突破”“推進‘多格合一’,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圍繞“把握新形勢新機遇 促進招商引資工作提質增效”“中歐班列西安經濟圈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種業科技創新”召開專題協商會,圍繞“推動城市清潔供暖技術應用 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充分發揮長安先導產業創新中心作用 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召開專家協商會……今年以來,西安市政協自覺投身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努力使專門協商機構“專”出特色、“專”出質量、“專”出水平,以高質量履職服務高質量發展。
“我們要聚焦打好‘八場硬仗’‘深化六個改革’等重點工作,以實干實績為一域增光、為全局添彩。”王吉德認為,建功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要抓牢“四個緊扣”,在健全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工作機制上持續用力,切實把專門協商機構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的強大合力。
——緊扣創新立市建真言,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設區域科創中心、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等議題,深入調研、積極建言,將創新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緊扣產業強市謀良策,圍繞建設重點產業鏈群,做強做優支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未來產業等議題,深度協商議政,助力構建具有西安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緊扣文化興市出實招,圍繞推動XR產業創新發展、加快推進建設秦嶺終南山文化公園、打造唐詩之都等議題,提出務實舉措,助力西安當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國家隊”“主力軍”。
——緊扣提升城市能級拓路徑,圍繞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西安都市圈建設和城市更新、綠色低碳轉型等重大課題,提出針對性創造性的對策方案,助力西安特大城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
“人民政協為人民是政協工作永恒的價值追求。圍繞民生所盼獻計出力,是省委、市委為我們劃出的履職重點。”王吉德補充道,要組織委員深入基層一線,了解市情實情,加強宣傳宣講,推動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惠民政策和發展成就直達市民群眾。同時,要緊盯教育資源均衡、醫療服務提質、就業保障強化、住房供給優化、養老服務完善等群眾關切,持續開展民主監督、民主評議,推動民生問題優先解決、民生實事加快落實,通過促進就業、科學普及、醫療義診、法律援助、文化惠民、扶危濟困等形式深入開展聯系群眾、服務為民履職活動,為西安改革發展穩定畫出最大同心圓、匯聚團結奮斗正能量。
主動作為 干在實處
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政協機關干部是政協履職的重要保障力量,加強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兩支隊伍”建設,是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的核心引擎,對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服務基層治理意義深遠。
西安市政協持續強化紀律作風建設和責任擔當意識,打造一支“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委員隊伍和一支“講政治、守紀律、負責任、有質效”的機關干部隊伍,為做好“四個凝聚”提供人才支撐。
組織集中學習培訓實現委員全覆蓋;依托委員工作室成立學習小組,通過委員報告會、政協大講堂常態化開展學習;建立動態履職檔案,評選“十佳委員”、優秀委員,鼓勵委員立足崗位建功、引領改革發展;優化委員履職平臺載體,改善委員履職設備條件,努力把政協建設成為“委員之家、民主之家、團結之家”。同時,組織機關干部參加中省市線上線下培訓500余人次,落實“每周半天”集中學習制度,鞏固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成效……西安市政協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推動委員“智庫”作用與機關干部“中樞”效能有機結合,形成了強大工作合力,推動政協工作從“做了什么”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轉變。
“提升履職之能,要堅持‘力量在委員、保障靠機關、出路是創新’理念。”王吉德認為,高素質的委員隊伍匯聚智慧力量,高水平的機關干部隊伍夯實工作根基,“兩支隊伍”建設相輔相成、協同共進,才能在凝聚共識、建言資政、服務為民中釋放更大能量。
談及下一步的工作,王吉德表示,要強化擔當增動力,推進委員讀書、理論學習和政治培訓常態化,完善履職量化考核評價體系,將考核結果作為評選“優秀委員”“十佳委員”和換屆留任的重要依據,引導委員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精氣神。要優化服務強效力,深化干部能力作風提升年活動,打造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機關干部隊伍,加快推進“數字政協”與實際履職深度融合,搭建協商議政時刻在線、聯系群眾永不掉線的智慧平臺。要完善機制添活力,堅持完善協商議題提出機制,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機制,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為民機制,協商成果采納、落實、反饋機制以及民主監督機制,促進各項工作更加成熟定型,進一步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推動全市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